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
讲座活动

读者协会 | 在无垠的思想高峰攀登:读刘慈欣《山》

发布者:  时间:2025-10-29 10:39:23  浏览:

时间:2025年10月28日晚7点

地点:图书馆301活动室

主题:攀登刘慈欣的《山》,探寻科幻背后的哲思与魅力

2025年10月28日晚7点,读者协会本学期的首次科幻主题交流会如期举行。本次我们共同品读、探讨了刘慈欣老师的经典中篇小说《山》。在一个半小时的交流中,同学们围绕这部结构精奇、意蕴深远的作品,分享了各自的阅读感悟,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碰撞。

一、循“山”而上,解构文本:一次清晰的阅读导航

活动伊始,主持人寻正宇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《山》的篇章结构,为后续的讨论奠定了清晰的框架:

第一部分:山在那儿,顶峰对话

我们探讨了主人公“冯帆”与“山”的象征意义,以及他与外星文明“地核人”的首次接触。大家一致认为,这个开场不仅是一个科幻故事的起点,更是一个哲学命题的抛出——“山在那儿”,所以要去探索,这代表了文明最原始、最纯粹的好奇心与驱动力。

第二部分:泡世界文明史诗

这是全书最富想象力的部分。我们从泡世界的密闭环境、基于“未来”与“现在”的生存竞争,聊到他们对“地层密度递减”“万有引力”的重新发现、惨烈的“地层战争”,直至最终突破“海”的阻隔,仰望“星空”。我们惊叹于大刘构建的这套完整而自洽的地核文明发展史,它仿佛一部镜像的微缩人类文明演进史,因其独特的物理规则而显得格外新奇与震撼。

第三部分:山无处不在,这是文明“无尽的循环

当“泡世界”的飞船驶向宇宙深空,去寻找新的“山”时,我们深刻理解了小说的核心哲思:“山”不仅是一座物理山峰,它是一切未知、一切等待被探索的领域。登山,是烙印在每一个智慧生命基因里的本能。结尾的循环结构,将这种探索精神提升到了宇宙尺度,令人回味无穷。

二、登高望远,提炼主题:一场深刻的思想交锋

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,我们共同提炼出小说的核心主题。贯穿始终的是对深空的向往与探索本能,“山在那儿”的哲学命题揭示了文明的真谛在于向星辰彼岸进发。作品与人类政治文化历史深度互文,“泡世界”的生存竞争与科学发现,映照着人类历史的隐喻。书中“硬科幻”的魅力同样令人叹服,严谨的科学细节为想象提供了坚实基石。而作为一部中国故事,它更以世界的语言,传递出蕴含东方哲思的独特宇宙观。这场交流让我们得以登高望远,窥见刘慈欣科幻宇宙的磅礴与精微。

三、活动尾声:意犹未尽,期待再会

在自由交流环节,大家还就“如果生活在泡世界会有怎样的感受”等开放性问题进行了轻松而有趣的讨论。整场活动在热烈的合影氛围中落下帷幕。

undefined

此次《山》主题交流会,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刘慈欣科幻世界的宏大与精妙,更是一次思想的登山之旅。我们因对阅读的共同热爱而相聚,在交流中拓宽了彼此的视野。期待在下一次活动中,我们再度携手,攀登另一座文学与思想高峰!